凤凰山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机关从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期间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中共中央在此期间,正是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时期,并度过了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为了迎接抗日战争和贯彻全面抗战路线,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如洛川会议和六届六中全会等,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山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是延安“四大名山”之一,因“叶生吹箫引凤”的传说而得名。
现在这里开放供参观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旧居和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部旧址、中共中央机要处旧址等,共计石窑洞12孔、平房55间和石凿防空洞一处;山上古遗址有镇西楼、凤凰阁、文昌阁、六郎寨、狄青寨及传说为北宋年间杨六郎(延昭)调兵遣将而挖筑的转兵洞;凤凰山最高处海拔1132米,是延安城的主要依托,是延安城防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城池;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山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机关从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期间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是延安“四大名山”之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曾在这里居住。
站在这片沃土上,凤凰山革命旧址研学旅游的同学们们深切地感受到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当年,在物质与精神的多重难关面前,毛主席一行人无论条件多么苦,都是手不释卷,无论困难多么大,总是初衷不改,对共产主义理想真正做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越是艰难险阻,越是奋不顾身,越是内心坚定,越是脚步铿锵,革命先辈们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之志,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踩在脚下,生动地诠释了坚毅不屈的精神内涵。
凤凰山革命旧址,不仅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简单坐标,更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家园,实践团成员们凝视的每一方桌椅,凝望的每一寸土炕,都能让人感受到震撼心灵的理想和精神的力量。这里,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守望初心、坚固信念的沃土;这里,正是激荡有志青年奋勇前行的精神丰碑。
毛泽东在凤凰山革命旧址写下了哪些著作?
毛泽东在毛泽东在凤凰山革命旧址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等著作,会见了白求恩、卫立煌等许多中外人士。1938年11月20日,日本侵略军飞机首次轰炸延安,延安旧城受到严重毁坏。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领导同志随即迁往延安城西北的杨家岭。
《论持久战》的诞生是怎么在凤凰山革命旧址诞生的?毛泽东《论持久战》这篇文章和这次演讲就像拨开了笼罩在人们头上的云雾,对人们当下最关心的问题给出了科学合理而有分量的回答,在延安引起轰动。在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建议下,《论持久战》被油印成册,在党内传阅,在传播到各个根据地后,成为我党我军树立信心、指导抗战的纲领。
初次印出的《论持久战》,封面由毛泽东亲笔题写书名,扉页印着毛泽东亲笔写的:“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最重要的军事论著,回答了困扰人们思想的种种问题,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