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纪念馆
延安新闻纪念馆
首页 > 陕西研学基地 > 延安
延安新闻纪念馆概况

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开展延安新闻纪念馆研学旅游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参观延安新闻纪念馆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沿草。来延安新闻纪念馆研学旅游以“学党史明理增信,践使命崇德强智”。延安新闻纪念馆位于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20世纪三四t年代中共中央期,清凉山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公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延安新闻纪念馆是全国唯的 一座新闻事中念馆。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

延安新闻纪念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580平方米。馆的外形呈窑洞形,意寓着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陈列共分五个单元,分别在四个展厅进行展出。共展出文物18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献和各类图表资料400余幅,从以孙中山先生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开端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杂志为代表的诞生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新闻事业的勃兴时期和建国后的全面繁荣时期对我国新闻发展史进行了详细介绍。2004年,在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重新修建的“延安新闻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馆名题字:穆青。馆的外型呈窑洞形,意寓着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室内巧妙利用古代石窟,展示当年新闻战士编辑、播送新闻等忘我工作的场景,构思精妙,独具匠心,生动地再现了延安时期新闻出版事业的艰辛历程和辉煌业绩。

延安新闻纪念馆研学亮点
延安新闻纪念馆研学旅游实践活动旨在让同学们通过参观学习,把自己所听到、看到、悟到的感受和心得写出来,在铭记红色历史的同时提升自我的写作水平。

将革命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将延安时期新闻工作者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扎根于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们切身受益于传统文化的重陶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做好延安精神的宣讲者。

延安新闻纪念馆可安排活动

孩子们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延安新闻纪念馆,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其中,讲解员老师专门设计了带着问题参观和参观结束后有奖问答的环节,这样的方式不仅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让孩子们收获了不少红色历史知识。

参观新闻纪念馆,徒步红色新闻山,在边区群众报、解放日报社、陕北公学旧址等教学点进行体验式教学,通过讲授和现场体验,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回顾红色新闻史,解密莫尔斯密码的奥妙、体验印刷出版的乐趣,切深感受中国红色新闻革命的气息与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让学生铭记历史,胸怀壮志,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延安新闻纪念馆常见问题
什么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在延安新闻纪念馆的岁月故事中淋漓体现。同学们可以在此了解延安新闻纪念馆作为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结晶,在宣传党中央及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新闻革命事业史、新闻革命思想、以及在新闻战线中的突出贡献;分享了曾在新华广播电台工作的廖承志、吴文焘、陈笑雨等老革命家在艰苦环境下背着油印机和笔墨纸张,辗转战斗于敌后,为我党新闻事业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故事。领学人倡导实践队员学习老一辈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却精神富足的战斗情怀、学习老一辈能上能下的工作能力、勇于自我批评的处事原则,兢兢业业的求实精神以及团结友爱的成员关系,实践队员深受触动,由此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入且切实的理解。

上一篇:黄帝陵中华始祖堂 下一篇:延安保育院